护甲机制是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决定舰船生存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。护甲值直接影响实弹武器的最终伤害效果,当单发实弹伤害低于目标护甲值时,实际伤害会大幅降低甚至无效。根据护甲阈值划分,游戏中舰船护甲通常分为20(驱逐舰)、50(巡洋舰)、80(高防巡洋舰)、150(战巡ST59)和240(乌拉洛斯之矛)这几个关键档位。理解这些数值是制定反制策略的基础。
能量武器是突破高护甲目标的最优解,因其伤害计算不受护甲减免影响。优先培养离子炮型红宝石级、脉冲型静海级等装备能量武器的舰船,能在对抗高护甲单位时保持稳定输出。同时注意能量抗性属性,部分舰船如ST59拥有30点固定法抗,需通过技术值强化提升能量穿透效果。武器选择上应确保单发伤害至少达到目标护甲值的1.2倍,例如对抗150护甲战巡时需配备单发180以上伤害的主炮。

技术值分配对护甲穿透效率至关重要。针对高护甲目标,建议优先点满暴击率、伤害强化和冷却缩减类技能。蜂巢守卫者级通过暴击加成可实现单发390伤害突破顶级护甲;刺水母级则依赖冷却缩减形成火力压制。防御型舰船如卡利莱恩特种护卫舰,需重点强化闪避率和干扰系统,利用75秒一次的90%闪避效果规避关键伤害。技术树应避免平均分配,集中资源激活核心穿透技能。
舰队编组时需建立完整的护甲克制链条。前排配置高闪避护卫舰吸引火力,中排部署对舰特化型巡洋舰,后排安排能量武器战列舰形成交叉火力。注意舰船攻击序列设定,确保高穿透武器优先锁定护甲薄弱部位。实战中可通过曲率航行快速接近目标,利用护卫舰干扰系统创造10-15秒的输出窗口,集中火力可最大化护甲穿透效果。

资源管理直接影响护甲对抗的持久性。采矿效率提升需通过中型工程舰+仓储舰的组合实现,确保金属与晶体持续供应。基地建设方面,8级精炼平台研究中心能解锁双工程舰采矿,大幅提升资源周转效率。每日必购动员令和预制模组加速关键建筑升级,缩短舰船生产周期。资源储备应保持金属:晶体:重氢≈5:3:2的比例,满足不同护甲对抗场景的需求。

护甲对抗是动态博弈过程,需根据战场数据实时调整策略。定期分析战报中的伤害吸收比和穿透效率,针对性调整技术值分配。当敌方护甲强化至下一阈值时,应及时切换能量武器舰船或提升暴击伤害。注意版本更新对护甲机制的调整,例如ST59的暗改曾影响其能量抗性数值。保持舰队配置的灵活性,才能在护甲对抗中掌握主动权。




